過去在台灣就醫,電子病歷永遠鎖在醫院的伺服器,想調閱自己的健康資料,還得層層申請、東奔西跑,讓健康的主動經營變得困難 —— 資料雖然「是我的」,但實際的掌控權卻不在我手裡。
區塊鏈技術的引入,徹底翻轉了這個困局。「去中心化」的帳本設計,等於每筆健康資料都記錄在一個公開、不可竄改的系統裡,而且只有「資料主人」能決定誰可以存取。這不僅解決了醫療資訊主控權的問題,還為全民健康數據的安全、匿名共享鋪路 —— 甚至能匿名把自己的健康大數據貢獻給學術單位,換取一份激勵,打造「數據變現」的未來願景。
「拍一下」就能搞懂營養,AI 讓健康管理變得超簡單
每位工程師都想自動化自己的生活,但想追蹤飲食營養,真的是一場噩夢,光記錄就心很累。現在,有了 AI,只要開相機、對著便當或夜市滷肉飯一拍,AI 營養師便能自動辨識食物內容、計算熱量和營養素,幾秒鐘內就出現分析報告。這體驗比跟同事搶飲料還快,完全顛覆健康管理的「入門障礙」!

想像一下,一群朋友圍坐在餐桌旁,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誘人的菜餚:香氣四溢的義大利麵、色彩繽紛的沙拉、滋滋作響的烤肉和一份精緻的甜點。大家笑著舉起手機,為這場美食盛宴拍下了一張完美的照片,準備發到 Instagram 上。
在照片上傳的同時,它也悄悄地被傳送給 AI 營養顧問。不到幾秒鐘,手機上彈出一則通知,不是來自社群媒體的按讚,而是 AI 營養師為這頓飯量身打造的即時分析報告:
每一次的拍照,每一次的分析報告,不會只停留在手機螢幕上,轉眼就成為看過即忘的資訊。
總結來說,AI 營養師的功能,是健康 3.0 時代一個具體的應用範例。它讓原本抽象的健康數據變得具體且有意義,讓個人得以輕鬆地參與到自我管理的流程中。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,更是生活方式的變革,讓我們對健康的管理從「被動接收」轉為「主動參與」,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健康新紀元。
本系列文章的部分內容與圖片由筆者與 AI 模型(例如:Google Gemini、Github Copilot、Amazon Q、Perplexity、Grok...等等)協同編輯、整理與生成。若因內容或圖片涉及任何法律、權利或智慧財產爭議,或是有侵權或違法疑慮,
請告知,將會處理修正內容。
這篇文章真的讓人耳目一新!「數據主權」的概念非常前瞻,將區塊鏈和AI結合應用在健康管理上的想法很有創意。特別是透過拍照就能自動分析營養的概念,真的很實用且貼近日常生活。
看得出來楊舒安在這個主題上下了很多功夫,從理論到實際應用都規劃得很完整。這種將複雜技術轉化為簡單易用功能的思路,正是AI應用的精髓所在。
期待看到後續的技術實作內容!順便分享一個同樣精彩的AI主題鐵人賽系列《南桃AI重生記》,裡面有很多AI實務應用的深度分享,相信對AI開發有興趣的朋友會很有收穫: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sers/20046160/ironman/8311
一起在AI的世界裡學習成長! 💪
Wolke 桑~
您的 AI 沒有感情,應該直接用您的大作「虛擬男友」來改成留言機器人的XDDD
祝中秋佳節愉快!!!
感謝 未知作者 的精彩分享!
資安議題越來越重要,這樣的分享很有價值。
實際的程式碼範例很有幫助,讓理論更容易理解。
也歡迎版主有空參考我的系列文「南桃AI重生記」: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sers/20046160/ironman/8311
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,也歡迎訂閱支持!